张永福的人物简介

2024-05-17 20:12

1. 张永福的人物简介

少时十分爱好中国历史,思想活跃,组织“小桃园俱乐部”,常聚三五好友,纵古论今。成年后,子承父业经营橡胶业,一度成为新加坡颇为知名的橡胶业巨子。1903年夏,邹容和章炳麟在上海《苏报》发表文章,驳斥康有为改良主义,清政府下令查封《苏报》,逮捕邹、章。经张永福多方奔走援助,邹、章没有被捕。1905年5月,孙中山乘船从英国赴新加坡、日本宣传革命,因签证关系未能登岸,张永福向警方疏通使孙中山得以登岸。1906年,同盟会新加坡分会成立,张永福为副会长。他仗义疏财,建设“晚晴园”,作为在海外的主要革命据点,孙中山早期的许多工作得以在此进行。在此期间,汪精卫夫妇也多次住在“晚晴园”,张永福对汪精卫敬重有加。1908年,张永福、陈楚楠、林义顺等在新加坡建立同盟会南洋分会,此后若干年间,张永福追随孙中山左右,几乎成为孙中山的私人秘书。1932年张永福回国,任国民政府侨委常委、革命债务调查委员会委员、国民党党史编纂委员会名誉编纂、广东银行副经理、汕头市长和中央银行汕头分行行长等。1938年12月,汪精卫在河内发表 “艳电”,投靠日本。张永福公然发出电报,拥护汪精卫,成为投汪的第一个侨领。1940年3月,张永福任汪伪 “国民政府”委员、“侨务委员会”委员,多次到东南亚各地游说侨界故旧,为汪精卫壮势,处处受到冷落,无功而返。1945年日本投降,张永福被国民政府逮捕。因国民党元老居正、张继等说情,故被从轻判处张永福缓刑二年。1948年张永福刑满后寓居香港九龙,生活孤寂。1957年,张永福在香港病逝,年85岁。1964年12月“晚晴园”改名为“孙中山故居”。1994年,新加坡政府将“晚晴园”评定为国家级古迹,永久纪念。张永福在新加坡的亲属多有成就,其外甥林义顺为新加坡著名的侨领,曾任该国中华总商会会长,潮州八邑会馆首届总理。张永福的女儿张舜琴是新加坡首位女律师。

张永福的人物简介

2. 书报社是干嘛的

20世纪初中国同盟会在南洋(东南亚)各地创办的革命宣传机构。
中文名
书报社
创建者
郑席珍、郑席珍、张永福
创办年代
20世纪初
机构职责
宣传民主革命
1902年(壬寅年)郑席珍(Tay Sek Tin,原名郑聘廷,1872-1944)、郑席珍(Tan Chor Nam,1884-1971)、张永福(Teo Eng Hock,1871-1958)等创办的星洲书报社,出现最早。后南洋各地纷纷仿效星洲书报社,组织书报社(或称阅书报社),陈列报刊图书,组织演讲和讨论,宣传民主革命思想,有的即成为同盟会的活动中心,有的书报社骨干成了后来新创办的革命报刊的主持人。辛亥革命后若干年内,许多书报社不仅继续存在,在一些地方且续有发展,成为华侨的文化活动场所。

3. 清华大学张永福微信号。

这可是不外传的

清华大学张永福微信号。

4. 张永福书法囍字作品以及落款印章

张永福(新加坡侨领)
张永福(1872-)字祝华,广东饶平县樟溪镇青岗村杨梅坑人,生于新加坡。孙中山辛亥革命在海外的主要助手。早年旅居新加坡,思想进步,义侠肝肠,为人忠厚,至今在新加坡还留下不少善举的传说。

5. 华侨对辛亥革命的贡献

  庞大的海外华侨社会为孙中山的革命活动提供了重要的、相对宽松的活动场所,如果离开华侨的支持和参与,其革命活动将会失去依靠。海外华侨一直与国内的侨乡和家族保持着密切联系,这种乡谊和宗族的纽带并没有因为时空的阻隔而断裂,华侨的爱国之心历久弥坚,从而有别于其他国家的海外侨民。从辛亥革命的参与者主体来看,孙中山依靠的主要是从19世纪中期开始移居海外的第一代华侨,他们既关心国内政治变革,又比较容易接受民主革命思想的启蒙,因此成为海外华侨之中对国内政治发展最为关注的活跃力量。例如,在1894年成立的中国第一个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之中,最初入会的20余人均为华侨,其中有工人、工厂主、银行经理等。可见,华侨是孙中山革命组织的支柱之一。
  孙中山的革命活动之所以得以开展,得益于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和华侨主体意识的觉醒。在海内外革命同志的共同努力下,1905年成立了中国第一个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凡华侨所到之地,几莫不有同盟会员之足迹”。到武昌起义爆发前夕,同盟会在世界各地建立了近80个总会和分会,会员约3000余人。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革命思想在海外华侨社会中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同,形成了良好的政治氛围,组织机构获得充实,人员数量迅速扩大,经费筹措有了更为坚实的社会基础。
大力支持和参与武装起义
  海外华侨对辛亥革命的支持和参与,可以归纳为三种方式。
  首先,慷慨解囊,资助革命。革命党的经费大多来自海外华侨,这是辛亥革命的一个独特现象。虽然众多华侨的经济状况并不宽裕,但仍慷慨相助,对革命寄予厚望。华侨孙眉、邓荫南、萧竹畸等“尽变卖其商店及农场,表示一去不返”,“且尽贷其田产,得数千金,借供运动经费”。有的华侨商贩将半生积蓄数千元捐出,尔后“每日恒以所得投入扑满(即反对清政府——引者注)中,贮为捐助革命之需,时人闻而义之”。孙中山赞誉说:“慷慨助饷,多为华侨。”1911年2月,黄兴、赵声、胡汉民联名致函冯自由和致公堂,对华侨的义举表示感谢:“经济问题自得尊处巨款后,亦已解决过半。若美洲如旧金山埠等皆能实力相助,则成功必矣。尊处同志闻系先变产业以急应军需,热度之高,洵为海外所未有,同人等不胜感服。”华侨在经济上对辛亥革命的贡献有以下特点:1.无私捐款,竭尽全力,甚至不惜倾家荡产,而且不附加任何条件;2.从人员构成来说,遍布华人社会各阶层,既有普通劳动者,也有工商巨贾;3.地域广泛,遍布于东南亚、美洲、澳洲、非洲和欧洲等地。
  其次,创刊办报,宣传革命。为了使华侨及时了解国内情况,摆脱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保皇党的影响,革命党在华侨中大力宣传革命思想,扩大革命派的影响力,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孙中山指出:“欲唤起国民及不为康、梁所惑,首须创立宣传机关。”兴中会会员、马来亚华侨陈楚楠和张永福认为,欲“提倡革命,非借报馆为喉舌不可”,以此传播民主革命思想,为国际友人和海外华侨了解、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提供正面资讯。例如,1909年,加拿大温哥华致公堂首领陈文锡、黄壁峰等人“感于革命潮流之澎湃”,创办了《大汉日报》,与保皇党的《日新报》进行论战,双方共发表文章200余篇。革命派华侨创办的刊物为广大华侨提供时事资讯,激荡思想潮流,使得越来越多的华侨放弃了保皇思想,接受了革命主张,踊跃参与到辛亥革命之中。

华侨对辛亥革命的贡献

6. 孙中山去的南阳在哪

  南阳?应该是南洋吧,
  南洋即今日地理范围上的东南亚,包括安南(今越南)、缅甸、暹罗(今泰国)、马来亚、菲律宾、婆罗洲以及东印度群岛(今印尼)。在二十世纪初期,南洋华人约六百万人,占全球华侨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九。孙中山成立同盟会後,超过半数的革命经费均来自南洋华侨的捐助。


  一九○一年,孙中山派尢列到新加坡拓展革命活动,至一九○四年,尢列与陈楚楠、张永福和林义顺创办首份南洋革命报刊《图南日报》,与後期出版的《中兴日报》在当时南洋社会执革命言论之牛耳,鼓动南洋青年投身革命行列。


  一九○六年,同盟会新加坡分会成立,并以晚晴园(即现今的孙中山南洋纪念馆)为会所,广招华侨富商,筹募款项以支持内地的革命起义,而革命运动的重心亦由兴中会时代的河内渐渐转移到同盟会时期的新加坡。


  其後,同盟会在南洋各地成立了二十多个分会,并以新加坡作为同盟会南洋支部,成为各南洋分会的联络及管理中心,支援华南与西南各省所发动的武装起义。一九一○年,革命中心迁往槟城,孙中山先生在那里召开会议,策动了最具规模的广州黄花岗起义,是次起义虽告失败,但革命的潮流已席卷全国。


  南洋华侨对革命活动除了给予财政上的支持外,在维持革命党在东南亚的活动,供应流亡革命志士的衣食,维持革命报纸的发行,以及筹款援助不幸遇难的革命领袖各方面,都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7. 澄海出了什么大人物,他们有什么成就?

  许广平是鲁迅的妻子,许广平的父亲是许炳樗,曾任广东省副省长。中山大学校长的许崇清的父亲是许炳(目韦)。这两人都是许拜庭第八世孙许应的儿子。许广平和许祟清应是同祖父的堂兄妹,许应骙是他们的叔祖父。国民党元老、曾任广东省主席和孙中山元帅府参军长的许崇智,在血缘关系上和许广平又比许崇清疏了一层。许崇智的父亲是许炳衔,祖父是排行第七的许应鲲。前几年出版的《澄海人物志》有许应骙、许崇智、许崇清的传记,却没有把许广平人传。不是不够规格,而是因为许广平名气很高,怕引起争议。其实把许匝骙等人人传与不入传皆有理由。如有的全国性人物辞书就记他们为番禹人或广州人,有的就记作广东澄海人。但是笔者认为,潮汕志书要么全部不入传,要么就全部收入,而不该将许广平漏掉。正如许广平自己生前所说:“我祖籍是潮州。”
  澄海人杰地灵,文教昌明,俊才辈出。在这片土地上先后哺育出潮洲前八贤中的卢侗、张夔,潮洲后七贤中的唐伯元,明代兵部尚书翁万达,民国时期版画家陈普之、数学家黄际遇、史学家吴贯因、哲学家史学家杜国庠、书法家王鼎新,当代国画家赵世光、雕塑家唐大禧、著名散文家秦牧,以及原海南省委书记、诗人许士杰等一大批名人学者

  :澄海人物 >> 历史名人人物 历史名人|政府领导|现代名人|本埠人才

  --------------------------------------------------------------------------------


  共查找到32个记录,3页;当前是第1页,共12个记录  下页末页

  序号 人物简介
  1   许士杰
  (1920—1991年)隆都镇樟籍乡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樟籍乡支部书记、西樟乡总支书记。1943年隆都沦陷前后,以小药店为掩护,搞情报,做内应,配合潮澄饶敌后抗日武装小组打击当地日伪政权。1944年11月任中共潮汕铁路工委组织部长、副书记。...
  2   林义顺
  (1879一1936年) 字发初,号蔚华,祖籍澄海岐山马西村(今属汕头市区),出生于新加坡。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与张永福、陈楚楠于星州创办《图南报》,宣传革命。清光绪三十一年,在新加坡结识孙中山,并加入同盟会,被推为新加坡同盟会交际干事。...
  3   高绳芝
  (1878—1913年) 原名高秉贞,澄华街道上窖乡人,清举人。历任汕头总商会会长、汕头民政长、全潮民政财政总长,是清末民国初期潮汕著名的华侨实业家和社会活动家。高绳芝为泰华商界巨擘。高满华之孙。大慈善家商高晖石之侄。清末与叔父高晖石配合兴办汕头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创办汕头开明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开设...
  4   陈慈黉
  (1843一1921年) 又名陈步銮,隆都镇前美村人。少即接管其父业务,1871年于泰京曼谷创设陈黉利行专营出入口贸易,陆续创设各火砻于曼谷。与族人集资创设陈生利行(后改为陈元利行)于新加坡,联泰国、新加坡、香港、汕头经营于一环;61岁时回乡,捐资修桥筑路,倡建新村,创办成德学校。 ...
  5   杜国庠
  (1889-1961年)莲上镇兰苑村人,笔名有杜守素、林伯修、吴啸仙等,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历史学家。杜国庠1907年赴日本留学,与郭沫若为同窗好友,后与李大钊等在日本东京筹组“丙辰学社”,进行反袁斗争。1919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从事先秦诸子思想的研究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工作。是我国较早运用马克...
  6   林伯歧
  (1889—1968年) 溪南镇董坑村人。爱国侨领。17岁赴泰国经商,任北极霜厂有限公司董事、长安保险有限公司董事、盘谷银行董事顾问等职。历任泰国中华总商会执监委员、潮州会馆监委主任、华侨报德善堂董事长、澄海同乡会第一届理事长、天华医院、中华赠医所监事等社团职务。...
  7   王远勃
  (1905-1957年) 澄海市区城东人,著名油画家。王青年时代留学法国学习油画,回国后当上上海美专代理校长。后弃文从商,于1946年前往天津主理兴行生意,全家定居天津。50年代初,周恩来向教育部提名,安排王远勃担任天津师范学院艺术系主任兼教授,继续从事美术事业。1957在天津病逝,终年52岁。 ...
  8   张 夔
  (1068—1157年) 字柏岸,号致尧,莲华镇隆城人。潮州前八贤之一。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年)进士,历任茂名知县、廉州通判等职。后任新州知州,兴办学校、自捐薪俸刻印《四书》、《五经》等送当地子弟习读,并兴修水利,筑坡蓄水,灌既农田,当地人民把该坡称为“张侯坡”。...
  9   翁万达
  (1498—1552年) 字仁夫、号东涯,鮀江都举登村人(今属汕头市区)。明代著名的军事家和文学家。先后三次任兵部尚书。明嘉靖五年(1526年)丙戌科进士。嘉靖二十三年,翁万达在任兵部左侍郎,兼佥都御史及宣大(宣府、大同)总督时,整顿部队,裁撤冗员,精选将佐,广招兵士,修缮关隘,储存粮草,厚抚...
  10   唐伯元
  (1535-1592年)字仁卿,溪南镇仙门村人。明朝潮州名贤之一。明万历二年(1574年)中进士,历任万年、泰和知县。在任期间,为官清廉,勤于职守,两县人民感其惠政,立生祠奉祀。后调任南京户部主事、郎中、礼部主事、尚宝司丞、吏部员外郎等职。唐伯元一生过着清苦淡泊生活,深受人们敬重,被誉为岭海士大夫的...
  11   卢 侗
  (1023—1094年) 字元伯,号方斋,上华镇冠山人。潮州前八贤之一。博通经史,尤精《周易》。宋皇佑五年(1053年)授本州长史。嘉佑年间,经余靖、蔡襄、王举元等人推荐,调惠州归善主薄,不久又调广州帅府,任佐靖之职。...
  12   黄际遇
  (1885一1945年)。字任初,号畴盦。澄海市区城北人,著名数学家。17岁留学日本,就读于东京高等师范学校数理科,兼治文字声韵之学。清末学成回国,于民国3年(1914年)任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数理系主任、教务长等职。...
  http://city.icchina.com/Personality/default.asp?city=澄海

澄海出了什么大人物,他们有什么成就?

8. 近代政治家办报的缘起与特色

1、《清议报》

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梁等在海外创办的第一个宣传机关。
1898年创刊于日本横滨,梁启超为该报第一撰稿人。
该报形式略同于《时务报》,但编辑水平明显提高,栏目丰富,内容有评论、新闻、小说等。其中,《国闻短评》栏是中文报刊最早时事短评专栏。
该报以“主持清议,开发民智”为宗旨,一方面要求“尊皇攘后”,归政光绪,另一方面继续宣传维新,倡导民权,更明确提出君主立宪主张。
后因失火停刊。总体上,该报主张改良,反对革命,但在介绍西方政治思想学说和提高民族素质方面客观上起到一定作用。

2、《新民丛报》

康梁保皇会最主要的言论阵地。
1902年创刊于日本横滨,梁启超为实际主编,撰稿人。
该报宗旨在于“开民智”,“造新民”,政治倾向总体上是保皇立宪。
虽曾一度倾向于民主共和,但最终回到改良老路,攻击民主革命,为当时青年所厌弃。
该报虽未站在时代前列,但该报对西方政治学说的介绍和提高民族素质的倡导,客观上起到了一定作用。其“新民文体”也风靡报界和文坛。

3、《大公报》

中国近代和现代著名日报。
1902年创办于天津,由英敛之主持。该报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由英敛之主持,是张宣传改良思想,主张君主立宪的报纸。以敢言、严肃、非牟利为标榜,揭露时弊,成为北方地区著名报纸。
第二阶段由王郅隆接办,变成一张接近皖系军阀并有亲日倾向的报纸。
第三阶段由新记公司接办,发展成为有全国影响的大报。1926年由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合作创办,提出“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办报方针。
第四阶段成为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报纸。目前,《大公报》的香港版仍在出版,它已成为我国出版时间最长的中文日报。

4、《东方杂志》

清末时一份大型文摘月刊,后发展为综合性杂志。
1904年由商务印务馆创办于上海。
该刊以“启导”国民为宗旨,主张“和平改革”,分门别类摘选国内外报刊的新闻、言论和资料。

5、《时报》

康梁保皇会在戊戌政变后直接出资于国内创办的日报,成为其在国内的重要喉舌。
1904年创刊于上海,梁启超参与筹办和撰稿,狄楚青主持。
该报主张君主立宪。为和《申报》竞争,该报在新闻业务上锐意革新,注重新闻时效和时事评论,受到知识阶层的欢迎,成为当时上海著名报纸。

6、《京话时报》

北京历史上第一种销数逾万的报纸。
1904年由彭翼仲创办于北京,政治倾向保皇立宪。
该报以中下层市民为对象,用通俗的北京话出版,目的是“开民智”。
该报宣传反帝爱国思想,大胆揭露官府积弊,勇于为下层民众鸣不平。为扩大影响,该报在京城菜馆设讲报处,街巷设阅报牌。
后被清廷以莫须有罪名查封。

7、《中国日报》

孙中山领导创办的第一份报纸,兴中会机关报,也是中国第一份资产阶级革命报纸。
1900年创刊于香港,陈少白主持。
该报早期宣传爱国救亡,后期大力宣传三民主义。
该报不仅是革命党人在港重要的舆论阵地,而且是革命派活动的重要场所。

8、《开智录》

我国第一份留日学生刊物。
1900年在日本横滨由开智社创办,郑贯公任主编。
该刊和《清议报》关系密切,内容有不少相似之处,但它带有民主革命色彩。

9、郑贯公(96论)

我国近代著名报人。
早年赴日留学,受知于梁启超。曾任《清议报》助理编辑。
后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影响,组织开智社,在日本创办《开智录》。因谈及革命,被《清议报》解职,后任《中国日报》记者。
在香港先后创办《广东日报》、《有所谓》等革命报刊,其中,《有所谓》是当时港粤报纸中读者最广泛,发行量最高报纸。
其文思想新颖,以报纸为“笔枪”,鞑伐列强和清廷,受到爱国人士的普遍尊敬。

10、《苏报》案(03新名)

我国近代著名报案。
1903年5月,邹容《革命军》出版后,在上海租界出版的《苏报》连续发表文章,介绍《革命军》内容,盛赞该书。
6月底,该报又刊登章太炎《康有为与觉罗氏之关系》一文。
《苏报》这样毫无忌惮地鼓吹革命,在社会上引起空前震动。清政府会同租界逮捕章太炎、邹容等人,查封《苏报》。
在租界法庭上,章太炎、邹容驳斥清廷的指控,慨然陈述革命观点,把法庭变为宣传革命的讲坛。1904年5月,章太炎、邹容分别被判监禁3年和2年,《苏报》永久停刊。
《苏报》案经广泛报道,极大地扩大了革命的影响,推动革命发展。

1、章太1炎(96论)

中国近代著名国学家和报刊政论家。
戊戌变法时期,参加强学会,曾为《时务报》撰述。
1900年在《中国日报》等报纸发表文章排满,反对保皇立宪。
1902年后,为《苏报》撰稿,宣传革命,在《苏报》在案中被捕入狱,成为举国闻名的革命志士。
1906后赴日本任《民报》主编,继续宣传排满和保存国粹,成为《民报》最主要的政论作者和革命宣传家。
他的政论逻辑严密,气势充足,陈古论今,在当时产生重大影响。

12、《民报》

中国同盟会机关报。
1905年创刊于东京的综合性月刊。孙中山指导了创办和前期编撰。
“三民主义”是该报主要的宣传内容,并对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作了很多报道。
为了扫除革命发展的思想障碍,该报主动向《新民丛报》发起论战。
虽然该报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带有狭隘民族主义色彩等缺点,但她总体把握了人民要求革命的时代脉搏,成为进步舆论的中心。

13、《中兴日报》(98名)

同盟会新加坡分会机关报。
1907年创刊,由陈楚楠、张永福等主办。
尽管困难重重,该报与当地保皇派报刊仍进行了论战,推动了革命力量的发展。

14、《中国女报》

1907年由秋瑾在上海创办的通俗月刊。
该报把提倡女权和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相结合。
仅出两期,因秋瑾被捕就义而停刊。

15、《神州日报》(95名)

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派创办的第一份现代化大型日报。
1907年由于右任等人创办于上海。
该报较为注意宣传策略,对清廷的抨击多采用旁敲侧击的方式。借口“有闻必录”,该报大量报道革命党人的武装起义,抨击帝国主义的侵略。
它成为当时上海有影响的报纸,直到上海光复前,始终被认为革命派的言论机关。

16、“竖三民”

同盟会成立后,为了宣传革命思想,革命派在国内创办了大批报刊,在上海影响较大的是于右任创办的几家报纸。
1909年,于右任在上海租界创办《民呼日报》。该报以“为民请命”为宗旨,革命色彩鲜明,内容以报道灾荒为重点,大量揭露清廷统治下民不聊生的事实,出版92天后被封。
20余天后,于右任又创办了《民吁日报》。该报内容与风格和前者一脉相承,集中报道并声援正在开展的抵制日货的运动。后因盛赞刺杀伊藤博文的爱国志士安重根,出版一个月后被封。
一年后,于右任创立《民立报》,得到孙中山大力支持,成为同盟会中部总会的机关报,是辛亥革命时期国内最有影响的革命报纸。该报重点宣传“三民主义”,公开预言革命胜利的到来。
《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都用“民”字打头,创办时间相衔接,风格和基调协同,被人称为“竖三民”。“竖三民”在上海地区为革命派的舆论宣传作出了很大贡献。

17、于右任(96论)

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派报刊活动家。
1907年在上海创办《神州日报》;
1909年在上海创办《民呼日报》、《民吁日报》;
1910年在上海创办《民立报》;
他为报刊写了不少评论和诗词,感情炽烈,文辞丰腴,名噪一时。

18、《大江报》案(02新名)(《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

清末著名报案,发生在武汉。
1911年7月17日,《大江报》发表何海鸣时评《亡中国者和平也》,引起清廷注意。
7月26日,该报又发表黄侃撰写的评论《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文章引起湖北当局震恐,遂将主编詹大悲等人逮捕,查封报纸。
此事件引起国内舆论哗然,当局慑于民情,对詹等人只好从轻发落。

19、《大清报律》(02论)

1908年清廷为了限制报刊出版、发行,正式颁布《大清报律》。
其中规定:报纸在创刊前除了向警察机关注册外,还必须交纳保证金;每期报纸发行前必须将样品送行政或警察机关审查;禁止报刊刊登诋毁宫廷,淆乱政体,扰乱治安的言论,违者永远停刊;禁止发行未经官报、阁抄发布的谕旨和奏章;在国外出版的报刊违反以上规定者,由海关没收销毁。
此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新闻法。

20、《民国暂行报律》(02论)

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内务部制定了简略的《暂行报律》,在正式宣布废除《大清报律》的同时,与报界约法三章。
具体内容有:出版报刊必须履行登记手续;“流言煽惑,关于共和体有破坏弊害者”应受惩处;“调查失实,污毁个人名誉者”应受处罚。
但在当时民主、自由气氛空前高涨的报界,此报律受到了报界的一致反对,孙中山明令撤销。

21、《报纸条例》(02论)

为了使摧残舆论暴行合法化,袁世凯在执政期先后颁布多条法律、条例来限制言论出版自由。
1914年4 月颁布《报纸条例》,共35条,其中规定:禁止军人、官吏、学生和25岁以下者办报;报纸出版须到警察机关登记并交纳保证金;禁止报纸刊登“淆乱政体”、“妨害治安”和各级官署禁止刊载的一切文字;每天的报纸在发行前呈送报样给警察机关备案。

22、《出版法》(02论)

为了使摧残舆论暴行合法化,袁世凯在执政期先后颁布多条法律、条例来限制言论出版自由。
1914年12月,袁世凯政府颁布《出版法》。
该法对包括报纸在内的一切文字、图画印刷物都作了类似《报纸条例》中的规定。
尽管法律已十分苛刻,而各地官府在执行过程中又层层加码。

23、癸丑报灾(99新名)

袁世凯用残暴的手段对报界实行专制统治。
他迫害新闻界,捣毁、查封报馆,逮捕、驱逐、杀害报人的事件时有发生。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对国民党系统的报刊和其他的反袁报刊进行了大扫荡。据统计,到1913年底,全国继续出版的报纸只剩下139家,比1912年的500家少了三分之一。
1913年是农历癸丑年,这段历史在被称为“癸丑报灾”。

24、黄远生(01新传名)

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个因采写新闻通讯而负盛名的记者。
先后编辑过《少年中国》、《庸言》等刊物,曾任《申报》、《时报》驻京特派记者,并为《东方杂志》等刊撰稿。
他认为新闻记者应有“四能”,即“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
他常能采写到重大新闻及内幕新闻,材料丰富可靠,文笔鞭辟入里,成为民国初年新闻记者的巨擘。
他被革命党人误杀后,友人将他部分作品整理成《远生遗著》,是我国第一部报刊通讯文集。

25、邵漂萍(01新传名)

我国不可多得的“新闻全才”。
早在学生时代就被聘为《申报》通讯员;1911年协助创办《汉民日报》,兼任《浙江军政府公报》,从此开始职业报人生涯。
日本留学期间,在东京创办东京通讯社。
1916年回国后,受聘于《申报》、《时报》和《时事新报》,撰写时评。
袁世凯死后,《申报》聘他为特派驻京记者,期间为之撰写的《北京特别报道》很受欢迎。
1916年在北京创办新闻编译社。
1918年在北京创办《京报》,自任社长,以“铁肩棘手”为座右铭。
同时他还兼任北大新闻研究会导师。
他最擅长新闻采访,所著《实际应用新闻学》是我国最早的新闻采访专著之一。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